海南省,位于中国最南端,是仅次于台湾的全国第二大岛。北以琼州海峡与广东划界,西临北部湾与越南社会主义共和国相对,东濒南海与台湾省对望,东南和南边在南海中与菲律宾、文莱和马来西亚为邻。海南分热带与亚热带区域,以陵水为界,陵水以南为热带、以北为亚热带。1988年,海南省成为中国第五个经济特区,行政区域包括海南岛、三沙群岛(西沙群岛、中沙群岛、南沙群岛)的岛礁及其海域。海南地处热带北缘,属热带季风气候,素来有“天然大温室”的美称,温高少寒,光温充足,光合潜力高;岛上四季长青,空气清新,被誉为“回归大自然的好去处,未受污染的长寿岛。”是冬泳和避寒的胜地,是旅游、购物的天堂
海南省,简称琼,又称:宝岛。位于中国最南端,北隔琼州海峡与广东雷州半岛相望,西临北部湾与越南相对,东濒南海与台湾相望,东南和南边在南海中与菲律宾、文莱和马来西亚为邻。海南岛是中国最美丽的岛屿,也是世界最美丽的岛屿之一。
海南省的行政区域包括海南岛、三沙群岛(西沙、中沙、南沙)的岛礁及其海域。全省陆地(主要包括海南岛和三沙群岛)总面积3.54万平方公里,其中海南岛陆地面积3.39万平方公里;海域面积约300万平方公里,森林面积2041333公顷,森林覆盖率达60.2%。热带天然林约占全省森林面积一半的比例。[1]
海南旅游资源丰富,极富特色。[1]海南岛与美国夏威夷处在相近纬度,在长达1528公里的海岸上遍布可以开发建设成为世界一流旅游圣地的旅游资源,岛上终年气候宜人,四季鸟语花香,矿物、动植物资源丰富,尤其石油与天然气蕴藏量可观。所孕育的热带雨林和红树林为中国少有的森林类型,是开展科研、旅游和教学最理想的选择之地。已发现的植物有4200种,占全国植物种类的15%,有近600种为海南特有。在4200种植物中,乔灌木1400多种,占全国乔灌木种类的28.6%,其中800多种是经济价值较高的用材树种;药用植物2500 多种,占中国药用植物的30%左右,其中有抗癌作用的植物137种;果树142种;油料植物89种;其它经济植物近200种。野生动物中爬行类104种,占全国的29.5%;兽类76种,占全国的18.6%。海南丰富的生物在中国占有十分显著的地位,保护生物多样性是海南林业的重点工作之一。现被列入国家保护的植物有58 种,其中一级1种,二级19种,三级38种;保护的动物133种,其中国家一级14种,二级87种,省级32种。